日本粽子(ちまき)與柏餅
- INABA
- May 9, 2018
- 1 min read

前幾天小編特地到附近有名的餅店去買送禮的餅,看見櫃檯旁一袋袋長型綠色包裝的東西,好奇詢問之後才知道那是日本的粽子!
聽說,端午這天大家會吃粽子跟柏餅來「驅邪避穢」,討個吉利,而吃粽子的由來一問之下,一樣也是源自中國古代人物屈原的故事。
日本粽子的外型長而細,比較像是紡綞狀,且不一定用竹葉包,依地區不同藺草、蒲葉等包法,然後用白色茅草捲起來,有時候數根一捆,但也有分開販售的。
粽子內包的不是糯米,而是用米粉炊煮的粿,類似客家粿粽。(部份地區也有跟台灣一樣包糯米的,但少見) ,口感介於米飯與年糕之間,甜而不膩綿密口感耐餓效果非常好。
另一方面,吃柏餅(又稱槲葉糕)則是江戶時代流傳下來的風俗習慣(一種將蓬萊米磨成的米粉蒸熟、包入甜餡料的和菓子)。柏樹葉在古時候是宴席上盛放食物的容器。
因為柏樹再發新芽之前,老葉都不會掉,所以這樣才被人聯想到「子孫繁榮、代代永傳」的美好寓意,認為它是吉祥的樹木。也就是因為如此,柏餅開始被人當成適合宴席的點心,期望能吃著它來祈求「子孫興旺」,漸漸它便開始出現在端午節了。
現在很多老一輩的人也都會在家自己做柏餅在端午這天分贈給親朋好友。
小編前幾天就收到一盒「自製柏餅」喔~
Comments